从黑色星期一逆势暴赚62%!传奇交易员保罗·都铎·琼斯:我的核心策略只有“不对称”三个字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10-14半岛体育,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体育APP下载有一个人因其精准的预测和巨额收益而一举成名、跻身超级富豪之列,他就是全球闻名的亿万富翁对冲基金经理、华尔街知名交易员——保罗·都铎·琼斯二世(Paul Tudor Jones II)。他之所以迅速声名鹊起,是因为在1987年10月,也就是“黑色星期一”所在的那个月,他的基金取得了惊人的62%收益。此外,他还是极少数(甚至可能是唯一)连续五年实现三位数年度回报率的交易员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保罗·都铎·琼斯的交易策略,了解他如何在市场中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稳定成功。我们将剖析使他成为史上最伟大交易员之一的关键原则与战术。
在金融专家、财经作者杰克·施瓦格(Jack Schwager)的《市场奇才》中是这样描述的:
1987年10月,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毁灭性的一个月,全球股市经历了一场堪比1929年的。而就在同一个月,由保罗·都铎·琼斯管理的都铎期货基金(Tudor Futures Fund)取得了惊人的62%回报。琼斯一直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交易员。他的交易风格独具一格,且与其他资金管理人表现并不相关。或许最重要的是,他完成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壮举:连续五年实现三位数收益率,同时回撤极低。(我稍微“模糊”了一点——1986年他的基金仅实现了99.2%的收益!)
琼斯在他涉足的每个重大事业中都获得了成功。他最初以经纪人身份进入这个行业,在第二年就创造了超过100万美元的佣金收入。1980年秋天,琼斯来到纽约棉花交易所,成为一名独立场内交易员。同样地,他再次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赚取了数百万美元。然而,他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并不是盈利的规模,而是其业绩的稳定性:在三年半的场内交易生涯中,他只有一个月亏损。
自从保罗·都铎·琼斯在《市场奇才》原著中亮相以来,已经过去25年。他自那以后仍保持着明星级的业绩纪录。根据《》报道,截至2014年中期,琼斯的旗舰基金长期年化收益率约为19.5%。更令人惊叹的是,在那连续25年中,他从未有过一个亏损年度——这是对冲基金行业中几乎前所未有的壮举。
琼斯于1980年创立了自己的基金都铎投资(Tudor Investment)目前管理着约130亿美元的资产。据《福布斯》2025年报道,琼斯的净资产估计为81亿美元。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这位传奇交易员——他有着街头斗士般的交易风格,并且对市场转折点拥有无与伦比的直觉。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你对风险控制的掌握程度。任何伟大交易者的成功,90%都取决于风险控制。”
保罗·都铎·琼斯的交易风格极具攻击性、甚至可说是“刀口舔血”。若想像他那样连续几年实现100%以上的收益率,这种锋利的风格几乎是必需的。但更非凡的是:他几乎没有出现显著回撤。这是极少数交易员(如德鲁肯米勒、索罗斯、布兰特)才能做到的。
他之所以能达成这一点,是因为他精通风险管理,并始终坚决地“切掉左侧尾部”——也就是严格限制亏损。这是所有顶尖交易员与投资者的共同特征,而保罗·都铎·琼斯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我20岁出头的时候失去那些本金,让我对市场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与恐惧,也让我在骨子里植入了一套极为实用的资金管理意识……
那时我第一次下定决心,要学习纪律与资金管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净化心灵的经历——我曾走到崩溃的边缘,质疑自己是否真的具备交易的能力,但我最终决定不放弃。我下定决心要重新站起来战斗,变得更有纪律、更像一名真正的职业交易者……
作家布莱恩·麦吉尔(Brian McGill)写道:“我们从痛苦中所学到的,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更真实。”这句话再真不过了。
保罗·都铎·琼斯曾提到,在招聘交易员时,他更偏好那些“爆过仓”的人——那些经历过巨额亏损、承受过惨痛代价的交易者。因为风险管理的意识,已经被深深烙印在他们的灵魂深处。这种特质几乎只能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无法被教授出来。
附注:我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市场奇才》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市场投机客。书中几乎每一次采访都包括一个“市场奇才”讲述他早年账户爆仓的经历,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我当时心想:“哇,那听起来真糟糕。我绝不会那样做,这样我就不用受那种罪。幸运的是,我是个非常冷静的人,不会因为交易而情绪化。我只要坚持风险管理守则就没问题。”
时光快进几年——两个爆掉的账户和一大笔灰飞烟灭的钱之后,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初有多天真(愚蠢、无知、自负……)。某位“市场奇才”(我忘了是谁)曾说过类似这样一句话:“经历账户爆仓的痛苦,是理解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必经之路。”对此,我完全赞同。
我从那些惨烈、令人揪心的亏损经历中走出时,变得更加谦卑,也建立起一种对亏损近乎偏执的防御心态。那些早期的亏损,是我为交易学费支付的重要代价。
正如艾德·赛科塔(Ed Seykota)所说:“优秀交易的三要素是:(1)止损,(2)止损,(3)再止损。如果你能遵守这三条规则,你也许还有一线机会。”不知为何,这句话被许多人反复引用,却被极少数人真正理解。
没有任何理由去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因为你总能找到一种方法,让收益/风险比严重向你倾斜——通过进行多次小额投资,每一笔都有极佳的风险回报机会,从而实现最小的回撤痛苦与最大的潜在收益……
永远不要让市场“伸手进你的口袋”——这意味着,没有理由进行过度杠杆操作。
当我交易状态不佳时,我会不断缩小仓位。这样,当我表现最差时,我的持仓也是最小的。
我对各个市场的长期方向有非常强烈的看法,但我对短期痛苦的容忍度极低。世间万物的毁灭速度往往比建设快一百倍——建十年,毁一天。
成功交易的核心,在于找到风险控制与果断出击之间的平衡。这可能是交易者终生都在反复思考的问题——并不存在完美答案。
市场始终是流动且动态的,永远存在许多未知。因此,交易者在权衡时,应始终偏向于资本保全,而非利润最大化。要知道,被市场碾压的速度远快于你击出一记漂亮全垒打的概率。
解决“资本保全 vs. 利润最大化”这一两难问题的重要工具,就是对交易中的“不对称性”的理解与应用。
盈利交易的关键,在于寻找并创造“正向不对称性”——即潜在收益是潜在亏损的数倍。这种倍数越高,正向不对称性就越强。交易者应始终以此思维模式去评估——潜在风险与潜在收益的比例(R:R)。
交易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找到这种不对称机会(例如技术面、基本面、宏观面、情绪面等),并通过仓位控制与风险管理进一步强化这种不对称。
我追求的是5:1的风险/回报比。5:1的意思是——我愿意冒1美元的风险去赚5美元。这样的5:1结构意味着我的胜率只需要20%。换句话说,我哪怕是个彻底的白痴,错误率高达80%,我依然不会亏钱……
我会说,我的投资哲学就是:我不承担太大的风险,而是去寻找那些回报/风险严重失衡、对我极为有利的机会。
保罗·都铎·琼斯是一位宏观交易员。所谓“宏观交易”,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对琼斯而言,它意味着他不受任何单一方法的束缚,不受限于市场种类或交易方向。他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评估市场。他只是使用一切有效、能赚钱的工具。
我热爱宏观交易。如果说普通交易像下国际象棋,那么宏观交易就像在玩三维立体象棋。只是,真正出色的宏观交易员,实在太难找了。
从交易角度来看,成功的秘诀在于要拥有一种永不疲倦、永不熄灭、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因为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你确实可以完全理解每一个买家和卖家的动机,从而形成对市场即将发生事件的清晰图景。但这需要大量艰苦的研究与奉献精神,要去挖掘每一个可能的信息细节……
市场价格反映的是两股力量:供给与需求。交易者的目标,就是利用一切手段去更好地理解他所交易资产的供需状况。
从历史研究中我知道,信贷最终会摧毁所有伟大的社会。我们实际上就像刷出了一张“美国运通卡”,告诉自己要尽情狂欢……
也许现在确实存在某种宏观经济力量在起作用,它属于一个更大的超级周期,我们对此毫无掌控。或许我们只是重复着那些曾经让罗马帝国、16世纪的西班牙、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陷入衰亡的相同命运……
市场运行于周期之中。既有短期周期(即商业周期),也有长期周期。这些周期主要受信贷(债务)驱动,信贷影响着需求以及国家、企业、个人的资产负债表。理解这两种债务周期的互动,以及它们如何推动牛市与熊市,
由于信贷是驱动需求的最大因素,而央行掌控着资金成本(即信贷成本),因此它们是牛市与熊市的主要制造者。
在宏观交易中,你永远不会像分析个股那样,能拥有完整的信息集或独特的信息优势。想在标普500上获得信息优势,难度远远大于在一只股票上做到这一点……
在宏观交易领域,你不能仅仅依靠基本面,你还必须是一个“读盘者”——而这门技艺,如今几乎已经成了一种失传的艺术。
某些人天生更适合宏观交易,因为他们不需要通过“智力上的优越感”来满足自己。这是一种性格问题。但很大程度上,这也与时代背景有关。如今许多成功的宏观交易员,都与我年龄相仿——他们出身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那个剧烈波动的年代,当时可获得的基本面信息极其有限,而市场波动极端,因此人们不得不成为技术派。
很难找到一个纯粹的基本面交易员同时又是成功的宏观交易者,因为在宏观层面,要维持超过50%的胜率极为困难。例外情况只存在于短端利率曲线交易或专精于少数商品或资产的领域。
如今,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深度知识分子”。再加上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这让人们产生一种“世间万事皆有解释”的幻觉,仿佛只要找到那个解释,问题就解决了。
许多市场参与者,尤其是那些“聪明人”,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理解市场的每一次波动。对他们来说,听起来聪明比真正长期赚钱更重要。那些总是听起来很聪明、但长期预测错误的学术经济学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为一名交易者,你必须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并且永远不要混淆两者。市场永远会让你感到意外。在这个游戏中,最危险的事情之一就是“无知的信念”。要保持谦逊,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明白在这个领域里,你永远不可能以绝对的确定性去理解“为什么”。
保罗·都铎·琼斯拥有一种非凡的读盘能力,他能通过价格行为捕捉市场的节奏与方向。这种直觉力显然来自他成长的年代,那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当时“行情带”几乎是交易者唯一的信号与信息来源。既然市场永远比你知道得多,那么一个交易者必须无条件尊重价格。
那些无法读懂盘面、识别趋势的人,正是过去十年中被市场淘汰的相对价值派交易者的典型代表。他们只依赖基本面,却被不断上演的“百年一遇”事件击垮,而这样的事件如今几乎每五年就发生一次……
“虽然我花大量时间在数据分析和基本面研究上,但归根结底,我是价格的奴隶——而且我为此感到自豪。”
“归根到底,你的工作就是买上涨的,卖下跌的。所以,谁还在乎市盈率是多少?只要价格在涨,你就该做多。但毫无疑问,我更容易、也更有信心地去做空某些市场。”
我发现,年轻一代交易者往往被“想要理解为什么”这种执念束缚住。他们总想理清一切逻辑,想知道为什么价格会涨、为什么会跌。但当一切理由变得显而易见时,行情往往已经结束了。
我刚进入市场时,基本面信息极其有限,能获得的资料也都不完美。那时候我们学会了,只要顺着图表走就行。
现在的年轻人中,技术分析几乎排在学习清单的最底层,尤其是因为这种能力要求他们闭上眼睛,相信价格本身。
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说过:“你的生意在盘面上,是现在——不是明天。原因可以等待,但买卖必须立刻行动,否则就会被市场抛在身后。”
我所有的持仓都是相互关联的。我每天早晨都会看我的净值,我的目标就是——当天结束时,要比早上更富有。
人们常说,想要抄底摸顶会被市场“砍死”,真正赚大钱的是吃掉趋势中段的利润。但我常常错过中间那段“肥肉”,却抓住了许多顶部和底部。
我们并没有什么别人没有的不公平优势,我们只是做了功课。大多数人就是不愿相信:有人真的能脱离大众,超越平庸。
一个交易者的成长,通常经历这样的演化:从简单 → 复杂 → 有智慧的简单。目标是:积累知识 → 找到有效的方法 → 摆脱无用的累赘。达·芬奇说得好:“极致的简洁就是极致的复杂。”许多交易者用复杂的模型、指标和花哨的理论来掩盖无知,但那些东西往往华而不实。
每一种资产类别都有其独特的信息结构。你先掌握它的基本特征,再叠加各种技术指标,这才是做出决策的基础。
Tullis曾教我“流动量”的原理。当你交易大仓位时,必须在市场允许你出的时候出,而不是在你想出的时刻出。他教会我:如果你想移动一个大仓,千万别等到市场创出新高或新低再动手,因为在转折点时,往往成交量极低,根本出不去。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顶级的市场机会主义者。这意味着:我会基于某个市场观点建立头寸,以极低风险的方式去验证,直到被多次证明错误,或我主动修正观点为止。
当市场出现“区间扩张”时,那是一个响亮而清晰的信号:市场正准备沿着那个方向继续大幅运动。
无论是猪肉期货还是雅虎股票,到头来一切其实都一样。关键是你要弄清楚——要做出正确投资决策,你需要掌握哪些关键要素,并在该资产类别上形成核心能力。
如今我每天的目标,是让自己尽可能地放松与愉快。如果持仓对我不利,我马上平仓;如果持仓顺势赚钱,我就继续持有。
认为“你无法战胜市场”这一观念,本身就令人恐惧。因此,我的核心交易哲学是:“永远打出出色的防守。”如果你做了一笔好交易,不要以为那是因为你多么聪明或先知先觉。要保持自信,但同时保持克制。
我认为自己的一个长处是:把此刻之前发生的一切都当成历史。我完全不在意三秒钟前在市场上犯的错误。我关心的只是——接下来我要做什么。
我尽量避免对任何市场产生情绪依附。我不会让自己对某个市场的交易观点,受到我曾公开发表的言论所影响。
对仓位没有忠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能让你保持开放的思维空间,去判断市场真正发生了什么,并以全新的视角去制定正确的预测。
我深知,要想成功,必须始终保持敬畏。我最大的亏损,往往出现在我经历一段辉煌时期之后——那时我开始自以为懂了点什么。
在我看来,做多/做空策略中有五种赚钱方式:其中两种最主要的——一是反转交易,这是多数多空策略的手法;二是动量/趋势交易,这通常是我的方式。
我们多次看到“便宜的公司变得更便宜”。如果某个东西在下跌,我就想做空它;如果某个东西在上涨,我就想做多它。
而最理想的情形是:当你找到一个估值诱人、且刚刚开始上涨的标的——那是每个投资者的梦想。
保罗·都铎·琼斯之所以成为传奇交易员,在于他是防守大师,对资金保护几近神经质般的执着。他从未将自己局限于某种固定风格,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吸收各种有效工具。多年“读盘”的训练让他形成了对价格行为的本能直觉,能在市场拐点处果断出击。
最重要的是,即便已跻身史上最伟大的交易员之列,他仍保持着深刻的谦逊,以此维持心智的灵活与韧性。
“别当英雄。别让自我膨胀。永远质疑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因为一旦你那样想,你就死定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